今年3月25日,陆幼青的妻子时牧言携10岁的女儿陆天又,向抗癌协会捐赠《生命的留言》2000册。3月28日,世界知识出版社和北京图书大厦联合举办军人隋继国的签名售书活动,为建立中国骨髓库奔走。陆幼青和他的《死亡日记》不但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重新认识,也带来出版界及读者对于同类命题的关注,使死亡类图书引发起人们的思考。
本是“忌讳”的“死亡”类书籍近年来备受关注。女作家林白以其特有的方式来面对生命,感知生命,推出散文集《死亡的遐想》,哲学家郑晓江最新出版了《穿透死亡》,德国作家克利斯托夫·施扎纳茨就德国人对罪责和罪行看法进行的一段闻所未闻的独白而写出《生死朗读》,超越科学和宗教的死亡学巨著、揭示死亡真相的《死亡之书》也跃入读者视野。据了解,目前死亡类图书的特点大致有3类,一是分析探讨死亡哲学,西方对死亡有很长的研究过程,有非常深厚的资源,如《相约星期二》;二是谈中国传统的死亡文化、丧葬文化,如《中国死亡文化大观》;三是谈死刑犯自杀问题。这3方面,对现代中国人来讲已日益受到关注。因此,有更多的话题触及了现时生活及时代的热点。
对于图书市场死亡类图书的增多,较早推出《死亡日记》的华艺出版社更为敏感。该社副社长金丽红说:“大家对死亡、对癌症患者等特殊病人关注是好事。过去,死亡是个忌讳的话题,谈起来总觉得不吉利。随着公众意识的开放程度,大家能比较科学地对待这个话题。《死亡日记》发行不久正赶上春节,我耽心会影响销量,实际上没有丝毫影响,《死亡日记》在图书排行榜上连续4个月都名列前茅。”
现在得绝症的人的数字已经比较庞大,这些人是社会中很重要的群体。金丽红认为,《死亡日记》的成功就是缘于这个背景。该书除了写个人的感受外,也提出其它问题,比如医院应该怎么治疗癌症患者,社会应该怎么关注这样一批人。读者有患者及其亲属,他们可能与陆幼青有着同样或相似的状况,更能够从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启示。据了解,已经有些学校将《死亡日记》中的篇目作为必读教材。
《死亡日记》出版前后,这类书在市场上已有一些,金丽红说,她曾翻阅了同类题材的书,感觉总体质量欠佳。《死亡日记》出版后,找华艺出版社出书的癌症病人特别多,其中有一个写了上千万字,但他们都婉言拒绝了。因为出书不仅仅是告诉读者“我得病了,我在写东西”,还要有很强的文字感染力,否则很难具有打动读者的条件。陆幼青的书如此受欢迎,除了事情本身特殊外,文字也有很强的震撼力,干净、富有哲理性。如果不是有相当的积累,人在走到生命的边缘时,不可能随手写出来。《死亡日记》发行到30万册,这个数字完全可以反映书的综合水准。到现在为止,英、德、美、日、韩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都来洽谈《死亡日记》的版权———这是世界性的话题,任何人都会遇到,也没有任何界限。
《穿透死亡》是一本通俗的谈论死亡的书,很大一部分被当作教材走入校园。作者郑晓江是南昌大学的教授,研究生死哲学已20年,曾多次到香港、台湾讲学,给癌症病人讲课。在大学里,学生选修他的课最多时达1000多人。郑晓江著有《中国死亡智慧》、《生死智慧》、《超越死亡》、《生死两安》、《善死善终》。他说:“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开始关注临终问题。人的一生所碰到的问题中,死亡是最普遍的问题。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了解死亡,它的人生不会圆满。我们谈的是死亡观,谈死实际上是谈生。如果了解了死,人生就会有正确的方向,活得比较充实。”江西教育出版社副编审、《穿透死亡》的责编何小来说,他们从1999年底开始策划《穿透死亡》,当时在出版社引起了争议。何小来的想法是,现在医疗技术发达了,但死亡仍无法阻挡。他希望通过《穿透死亡》,能使大家对死亡有个正确的认识,调试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坦然地走向死亡。
死亡类图书这种特殊的精神食粮,能使所有阅读者感受到一种面对死亡的平和心境,不论是亲人还是陌生人。陆幼青的妻子时牧言在向抗癌协会捐赠《生命的留言》时说:“直到现在我还是非常感激陆幼青,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确实远远大于物质财富,他那种精神是使我能够尽快走出那场磨难、那种孤独和无奈的最大动力。陆幼青有一个个人的很宏伟的目标,他希望这本书在市场上引起轰动,然后借这个契机,通过网络、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引起人们对整个肿瘤病人生存状态的关心,尤其是低龄的儿童和像他这样身负家庭、社会重担的年龄层的肿瘤病人的关心。”
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理解死亡》一书的责任编辑严平说,这本书是按教程模式设计的,每一章节后设有关问题。本书是西方各名家作品的汇总,有法律意义上的死、临床意义上的死等等有关死亡的经典论述和体验。重点是理论探讨、情感体验。《理解死亡》首印1.5万册,出版后在城市中、在高层次文化人中比较受欢迎。
《挑战死亡》的作者隋继国原系解放军某部少校,上过老山前线,3次荣获三等功。身患双癌(脑癌、血癌)的他决心以生命的余晖播撒爱心。去年,他每天骑车10个小时,用了300多个日夜,行程3万公里,足迹遍及4000个城镇,沿途义务宣传建立骨髓库。每到一处,他都散发自费印刷的宣传单,探望白血病病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病友战胜病魔,消除人们对捐献骨髓的误解,动员人们捐献骨髓。据粗略统计,沿途经隋继国宣传而对捐献骨髓有了新认识的受众多达上亿人。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告诉记者,隋继国没什么名气,但他精神可嘉,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出版这本书,更多地是考虑了社会效益。《挑战死亡》由黄河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公司经理王峰说,看过隋继国的相关材料和两大本日记后,他们被感动了,尽管隋继国本人并不想出名,只想实实在在做点事情。这本书出版时,有人提议是否印上“《死亡日记》之二”或其它说法,王峰认为没有必要。
《死亡日记》的广泛影响,使原先对于死亡讳莫如深的陈旧观念逐渐被打破,大家开始参与探讨、分享死亡的体验。秦千里曾策划出版过《濒死体验访谈录》,这是世界著名的濒死体验研究专家、瑞士日内瓦大学法律图书馆馆长瓦拉利诺的最新著作。作者例举了大量濒死体验的个案,根据濒死者特殊状态下的感觉,客观地陈述了人在假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可贵的是,作者以开放、坦诚的态度,与当今世界的6位杰出人士,从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神经生理学、神学、哲学等领域,进行了精彩深入的谈话。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人以跨学科的方式,从理论角度探讨濒死体验,揭开濒死体验所隐藏的奥秘。秦千里认为,人们对于不可避免的死亡,除了恐惧心理外还有好奇心。而此书不但能满足人们对于有关死亡的好奇心,更能使人重新理解死亡,更加珍视生命,更加有意义地生活。
严平认为,任何书都有自己的市场,死亡类书籍的畅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让人们了解死亡,因为某种原因的死亡是撼人心扉的。比如拉宾死后有关拉宾的书走俏,就跟人们的心理因素有关。出版商关注热门话题无可非议,关键是掌握一个度。关于此类书籍,读者关注的不外乎两个方面:生与死。正如致力于研究“生死哲学”的郑晓江在他的《穿透死亡》中所说的,一个人要获得幸福和成功的人生,就必须由“死”观“生”,换句话说,“学会死亡,才能学会活着。”